以虚实书

——当代草书创作浅谈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若说虚实,历代书论比拟甚丰,直如太一两仪无极,四万八千门径,通明所之,皆一情字。此为发衷之情,非是感恋。情情者,似若章草,情不情者,有如大草。其中回旋婉曲,尽若水。然书草切勿有二,一为滥情,二为殇水。

观堂先生曾以“苦”解,释石头百卷。阐有知、生欲、集苦,后为解脱,至此道亦灭矣;解曰“存于观他人之苦痛”者为神明类,若宝玉;于“觉自己”则为美术类,如惜春等(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剩余222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