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美 谈小剧场戏曲表演的形与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编者按:若从2001年的《马前泼水》算起,20年里,中国的舞台产生了大量的小剧场戏曲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学界已从小剧场戏剧的剧作、表演、导演、美学、观演关系等角度做了相应的研究,但戏曲的表演是讲究形体、技艺与神韵相结合的,小剧场戏曲表演的形与韵还未得到太多关注。本期的“沙龙”,上海越剧院青年艺术沙龙成员钟海清与三位有着小剧场戏曲创作经验的青年表演艺术家——上海昆剧院沈昳丽,上海越剧院裘丹莉、王清将就此探讨他们在创作中的感悟。(剩余378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