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诗:外来理论及其回响(二)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二 高长虹、郭沫若、鲁迅、徐志摩等的散文诗理论诠释

新诗和散文诗草创时期,高长虹对于这种舶来文体的理解较有理论深度,高长虹在《什么是诗》和《诗和韵》这两篇并不太长的论文中,集中探讨了新诗和散文诗的问题,他认为诗不能没有形式,而形式不外为分行写、押韵、调平仄者,但诗意也有它的形式,对于一个写诗的人,它是诗的内容的一种先天的形式;诗的形式有限,而诗意和诗的内容无限,诗的内容比诗的形式复杂得多,好比人的行动比人的身体复杂得多一样。(剩余679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