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明清医家失眠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明清医家治疗失眠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有关治疗失眠的明清医家医案,提取医案处方中用药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分类、性味和归经,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失眠医案490例次,涉及方剂490首,药物326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神(177次)、茯苓(169次)、半夏(166次)、酸枣仁(163次)、甘草(150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类分别为安神类(699次)、化痰类(624次)、清热类(527次)、健脾类(522次)、补阴类(461次);药性以寒性(1 916次)和温性(1 594次)为主,药味以甘味(3 062)、苦味(1 905次)、辛味(1 374次)为主。(剩余57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