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源于一个内在的决定
——胡桑答诗人崖丽娟十问

打开文本图片集
胡桑
崖丽娟:胡桑老师,我们都算是“新上海人”,很高兴访谈你。此前我访谈的嘉宾以外地诗人、批评家居多,很多人尚未见过面。我们都生活在上海,不时可以在一些诗歌活动上“偶遇”。迄今为止,我访谈了30多位嘉宾,其中集诗人、批评家、学者、译者于一身的“学院派”占一半比例。“学院派”多重身份是不是普遍现象?你也是其中之一,多种身份对你构成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作用吗?你更看重自己哪个身份?
胡桑:在我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学院派”诗人。(剩余80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