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地缘与写意性

——罗江绘画的审美索迹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关于中国水墨何去何从的学术争论,随着社会语境变迁对文化转型提出的新需求,构成了中国水墨的显性变革之路。但一味关注和强调“变革”,却忽略了水墨的特定语境,也即它持有的属地文化惯性和艺术主体的审美选择。新世纪以来在多元化的讨论中,关于中国水墨的百年变革也重新得以反观。审美范式的多样性和艺术家的创作履迹正逐渐被纳入新艺术史研究的总体框架。(剩余546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