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火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老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江腊肉和塘火屋。

我曾听很多人说过,原来在南江战斗过的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和老红军,都对南江腊肉念念不忘。而腊肉是在塘火屋里熏出来的。塘火屋也就是火塘屋。

老家的方言有时候很微妙,但却更准确。塘火强调“火”的分量要多一些,火塘更强调“塘”,而火才是最重要的。再比如说“搭扑趴”,按普通话的说法就是“摔跤”,摔跤容易产生歧义,而“搭扑趴”把人摔倒的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了——身体搭下、扑倒、趴在地上。(剩余630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