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谈(组诗)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还愿

去年深秋,在中山公园见过豆梨树

它身上的树疤、它不起眼的果实

为此,我写过一首诗

今天,取过快递之后

特地又去看了那棵树

从它的簇簇新叶中,辨认

不起眼的小白花,稀疏的小白花

绕树三匝,不甘心于

自己已迟到,不甘心于

只是从醒目的树疤

记住这棵豆梨树

不甘心于树疤长久而花开有时

我希望那树疤只是例外,只是

这一棵豆梨树

这样,就不必纠结于

如果心灵是一棵树

被他人记住的是何物

这样,当繁花盛开之日

我一眼就能认出所到之处的豆梨树

像认出桃花、李花、杏花、梨花和樱花

经验之谈

每逢秋天,年迈的母亲

把从房前屋后收回的冬瓜、南瓜

陈列在地上

南瓜可以存放到来年

冬瓜自带一层薄霜

可以久放,但比不上南瓜的耐力

姨母给母亲支招

冬瓜在藤上是什么样子,现在

就按照那原本的样子摆放

给它们换一种姿势轻而易举

她和母亲将几条冬瓜竖了起来

引火用的柴草,俨然成了靠山

我们知道,摘橘子时有人习惯于

连枝带叶

但不知道为冬瓜续命,这土法保鲜

是否灵光

我们七嘴八舌,像给冬瓜上课:

就这样立着,别再躺在地上示弱

沾染的潮气、霉气,就会减少

——尽管这听起来更像是

自我安慰

父亲栽种的板栗

父亲过世六年之后

我才知道他生前栽过板栗

在家门口对面的旧菜园里

去年已经挂果,今年是第二年

昨天,两个妹妹摘回满满一袋

午餐时,我们品尝了新鲜板栗的美味

一棵幼树,终于成为果树,终于果实累累

这正是早已什么都咬不动的

我们的老父亲,冥冥中期待已久的一天

那板栗树

它的根系,在黑暗中一寸寸掘进

它的枝干蓬勃、茂盛,一展抱负

但伸向了邻家的菜地

在那人看来,这果树吸走了土地的肥力?

或许,以他争强好胜的性格

不愿屈尊于一个死者种的果树下?

他挥刀砍掉了几根枝丫

果树招来了敌意

这是父亲生前万万没有想到的吧

我们不会因为果树挨了几刀

就去跟人论理,他已是垂垂老矣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剩余211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