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梳理云鬓—宋元梳篦琐谈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苏轼《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梳妆作为特有的题材常出现在宋元墓葬及墓葬的壁画中,为了解古代女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梳篦的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发现最早的梳子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中出土的象牙梳、骨梳为代表,大多为竖长形、平排齿,梳齿稀疏。这种造型一直延续至春秋末期,其间出现了铜质的金属发梳,梳背装饰有抽象的动物纹或云雷纹。(剩余3773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