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生产力到变革生产关系:20世纪 30年代苏联生产教育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背景下,具有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两大内涵的“生产教育”被奉为中国教育的出路,涉及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历史主题。目前学术界仅关注发展生产力的教育,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变革生产关系的教育。① 侧重于认识、变革生产关系的“生产教育”,是由信仰唯物史观以及将唯物史观视为一种新兴社会科学理论加以运用的进步教育学人,针对国民政府与部分教育界人士提倡的发展生产力的“生产教育”,通过译介苏联“生产教育”而建构的,意在从教育领域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出路在于变革生产关系的革命斗争,而非发展生产力的改良途径。(剩余1374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