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礼”的历史渊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礼记·孔子闲居》说:“礼也者,理也。”中国人的礼与理等同,是人与社会行事的道理。理是抽象的范畴,犹如空气,视之无物、嗅之无味、触之无体,但确实存在,而且一旦离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出大问题。因此,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社会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就是无补于世的大话、空话。于是,中国的先哲将理转化为礼,使之进入操作层面。(剩余618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