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打开文本图片集
曲艺批评与曲艺创作应是以生命的和诗意的方式来实现对曲艺理论与曲艺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曲艺批评与曲艺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写作,对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的要求是思、诗、史的融通。当代中国曲艺走过风风雨雨的70多年,一直都未能建构起中国特色曲艺批评理论体系和创作体系。一方面是传统曲艺理论批评的单打独斗、曲艺创演实践的忽高忽低、忽冷忽热,因而难成气候,另一方面是曲艺理论批评与曲艺创作演出新生力量也未能有效赓续,仅靠少数曲艺界的专家学者,难以承担中国曲艺理论批评的重任,加强创作队伍的力量,更是当务之急。(剩余45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