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志异》管窥清代科举生态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随着历史发展渐趋完善,自汉魏时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至隋代开创科举制度,历经唐、宋两代,发展演变已然十分成熟。作为一种官员选拔制度,科举考试为寒门士子提供了一条相对公平的仕进之路,对选拔人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自宋以后,士人对政权的依附性大大增强,科举人仕几乎成为士人参与国家政权的唯一途径,尤其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范围限定在《四书》《五经》之中,应考士子不仅要“代圣贤立言”,还需遵循固定的作文格式,对士人思想的钳制进一步增强。(剩余124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