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复杂雨雪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P4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5)05-0112-03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经度跨度广,灾害性天气多发,冬春季、秋冬季季节转换时期含有相态转换的降水预报始终为气象预报的难点,针对此类天气,很多气象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万瑜等[研究表明:天山北坡区域性暴雪发生时,冷暖空气持续对峙,锋区强度强,为暴雪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天气尺度条件;奚世军等[2发现中高纬度地区在中层槽的引导下冷空气南下,中低纬度地区在南支槽的引导下西南气流东移,致使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降水相态发生变化;杨旗等3研究发现横贯云贵高原和南岭地区的准静止锋导致的锋前“冷一暖一冷”的温度垂直结构有利于多相态降水的形成;铃伟妙等4发现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以及西侧太行山地形抬升造成强降雪;徐娟娟等[5研究表明中层冷空气的侵入是2018年1月陕西区域性暴雪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有利配置导致的强上升运动和中低层深厚正涡度的发展和维持是暴雪形成的动力机制;谷秀杰等[发现使用单一特性层温度来判识降水相态依据不足,应根据整层大气层结温度来预判可能出现的降水相态。(剩余59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