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话语的建构与展开

——《万象共天:多样性文学与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4 年,刘大先基于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历史与经验,提出了“文学共和”的理念,对民族性与集体性、地方性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做了富于洞见的概括与阐述。多样性的文学表达不仅是文化多元性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巩固的重要载体。这一观点不仅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剩余342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