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作家培养机制下云南文学的繁荣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少数民族作家培养机制的建立、完善,对于云南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蒙古族的艾思奇,白族的张子斋,彝族的普梅夫、李纳等云南青年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亡的道路。在延安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们以笔杆子作为武器,参与抗战文艺创作与理论建构。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作家培养机制日益完善。(剩余8776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