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离”到绝望的书写

——论张悦然小说叙事的转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从张悦然的《家》到《动物形状的烟火》,读者既可以看到青春文学的伤痛泡影,也能看到她调整叙事策略向西方现代派学习的转变,并了解到其执着地关注中产阶级和艺术家在面临社会人生问题时的精神状态。《家》书写了中产阶级恋人“逃离”城市,奔赴地震灾区,寻求融入历史洪流的路径;在《动物形状的烟火》中,张悦然在对失败艺术家林沛的否定之否定中给出了不同于“逃离”的人生答案。(剩余421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