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管不能走过场
12月8日,“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对第二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通报显示,2023年11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泉州市一些县(市)借矿山修复、土地平整之名违规开山采矿,监管不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发现,新乡市辉县、卫辉等地违规挖砂采石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导致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赵长城遗址遭到破坏;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海南省发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不到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发现,甘南州采砂行业无序发展、违规占用草原林地、生态修复不力;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青海省发现,青海省一些地方存在小水电清理整改不严不实、生态流量监管流于形式、部分河流连通性受到阻隔等问题,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剩余7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