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施治揭掉公款旅游“隐身衣”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有的借学习培训、党建活动、招商参展等为名,变相公款旅游;有的声东击西,通过提前到、推迟回的方式,延长不必要的公务行程;有的“夹带私货”,带亲属、朋友一道出行,并用公款报销所产生的旅游费用……近年来,各种公款旅游问题顽固复杂、日趋隐蔽,明目张胆的公款旅游越来越少,但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时有发生。

在一些专家和实务工作者看来,公款旅游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公私界限模糊,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剩余346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