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历史建筑要适应时代所需

——专访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秦红岭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24年5月9日,北京,百年老字号“同兴和”木器店旧址

存量巨大、构成丰富、特色多元的历史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一种特殊的保护对象。相比文物建筑,它们建造时间虽然偏晚,但同样承载着文脉,记录着历史。

近期,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秦红岭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就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剩余268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