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助力西渝高铁工程建设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料称称量误差一旦超过预警值,信息化系统会在30秒内发送报警短信,试验室可及时对超差报警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要求。”1月1日,在我国首条穿越大巴山的高铁——中铁十七局西渝高铁的康渝段站前13标3分部拌合站信息化中心,中铁十七局信息化管理员李好告诉笔者。

只见李好轻点鼠标,几秒钟内便快速完成对配料单号的读取,随后同时启动20余台外加剂循环泵,开始混凝土生产作业。(剩余69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