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知,为大国重器嵌入玲珑“玻璃心”

——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通量辐射防护材料与技术学科负责人王鹏飞研究员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公元前,古埃及和正处战国时期的中国便开始制造玻璃。最初,这种从天然晶体中衍生出的新材料并没有被赋予过多的使命,直到13世纪人们也不过是将其制作成眼镜或镜子,“点缀”在日常生活里。但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却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这项发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当时最卓越的发明之一”。事实证明,这一评价实至名归。(剩余420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