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己”与“见物”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祝福》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同学们从中可以在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小说作品中蕴含的社会批判性。从文中“见己”与“见物”,对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思想背后隐含的时代价值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见己”,己却不同

(一)悄然交织,见证与烛照

从传统的文学作品构成层次和人物参与故事的程度而言,大众认知范畴里的叙述者有不同的身份,亦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剩余298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