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记忆之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与认同的构建

——以新疆吐鲁番市公共博物馆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博物馆作为典型的“记忆之场”,依赖特定的路径和运行机制,不仅唤醒与构建当下参观者对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记忆,同时又以新的视觉空间呈现方式建立新的语言秩序,构建起当前语境下的记忆。本文以“记忆之场”理论为基础,选择吐鲁番国有综合类博物馆和“努尔丁红色记忆收藏馆”等民间特色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记忆之场”所“生产”的记忆都肩负一个重要的政治使命,即构建一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与认同体系。(剩余1042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