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索赔“纠缠”中小商家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近年来职业索赔日益呈现规模化、团队化的特点,令人忧心。
1.8元买一把刷子,却索要2000元赔偿;街区卖同款花洒的多家店铺都因水效标识被投诉……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索赔人瞄准小微商家、成长中的企业,利用商品标签、标识问题等非实质性瑕疵,通过规模化举报、威胁曝光或诉讼等手段恶意索赔。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已加大对此类乱象的打击力度,但据了解,恶意索赔仍时有发生,而且在一些地方呈规模化、团队化趋势,有的甚至发展成“收徒”产业链,让商家疲于应对,扰乱市场秩序,耗费监管资源。(剩余219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