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湾走笔 (组诗)
腊湾新见
2023年,再次归来
我忘记了泥泞、崎岖、颠簸
就像忘记了身体的重量
被窗外飞驰而过绿意
轻轻托起
我忘记了贫穷、瘦弱、杂乱
就像忘记了眼睛选择效忠
一幢幢白墙蓝瓦的小洋楼
在诗画之墙与村委院落之间
站出了新的一方水土与人文
我同时还忘记了零落、模糊、隐匿
就像我忘记了这是县城最后通公路的地方
2897米高山之上
许多大事正在发生:
桃花和梨花开了
花椒半坡红,半坡绿
白及、当归、天麻又被春风赋予生机
在群山中子嗣绵延
我知道,这种忘记
是6个自然村穷尽一生的夙愿
是23个村民小组的甜蜜
是1779人的喜出望外
是人们的所愿,有了内容和去处
当这个村落已拥有彝族史诗
巨变作为一种美,在新时代的光辉下自动生成
一个民族最美的封面
观玛咕舞
我想,一种舞蹈
长在有月亮倒影的地方
一定有它的道理
比如这个清晨
不需要悲喜的引领
一群耄耋老人,拉响三胡
顺着追忆
甩脚、踮脚、跺脚、串花、翻身
二十四节气就从他们
春风流水般摆动中匀速溢出
漫过山谷,陡坡,田埂,
漫过星辰,也漫过我的脚踝
从一个段落跳转另一个段落
刀耕火种、开荒狩猎、生儿育女
发芽、开花、结果
是一种收获金黄欢欣的叙述
是古老,是坚韧,是万众归一,再一次
犁开了大地
整个过程,不算长
头顶高耸的树叶尚未舒展
露水依然悬挂,积蓄在薄雾中的光线
终于有一抹伏于远古的意象上
眼睛里多出一些原野的同时
除了一只飞鸟
观舞者,纹丝不动
世界保持某种令人倾心的寂静
仿若月亮正走向一个清晨
注: 1.“玛咕舞”,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凤屯镇腊湾村,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现今全国濒临灭绝的舞种之一,被称为“人类古老舞蹈的活化石”。(剩余4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