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土的艺术表现与文化符号

——以宋元时期磁州窑和吉州窑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化妆土作为陶瓷坯体表面的装饰性泥浆涂层,自唐代起逐渐成为重要的工艺革新材料,其不仅通过遮盖坏体瑕疵实现实用的功能,更在宋元时期发展为独特的装饰艺术语言载体。唐代化妆土主要是以北方的邢窑为代表,这个时期邢窑的器胎呈灰黄色,因此工匠用白色化妆土覆盖器胎进行装饰。五代至宋元时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工匠们对于化妆土的运用逐渐熟练,定窑继承邢窑的技术,化妆土更加细腻,而磁州窑开创“白地黑花”技法,整体装饰水平提高,吉州窑开创独有的木叶贴花技法。(剩余277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