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之下:我的噪音行动书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接触声音,并非源于技术的训练,而是源于一种模糊的习惯,一种几乎无意识的聆听方式。小时候家中的收音机、卡带录音机,还有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因常常没有电视信号,记忆中是雪花闪烁的画面伴随“嘶嘶”的杂音),某些声音在当时无法分辨其意义,却牢牢地留在记忆里。那是质感的记忆,是音波摩擦墙体与家具的方式,是穿透人声与背景之间的金属质感。(剩余5498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