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帮“自伤倾向”孩子走出困境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伤害自己的行为,轻则用橡皮筋弹一弹手腕,重则用小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划出一道道血痕,家长因此感到十分揪心,不禁要问孩子是怎么了。这类行为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是通过各种手段造成表浅但痛苦的躯体损伤,其目的有别于自杀,通常是为了缓解负面情绪、恐吓要挟其他人或者单纯模仿。

在我国,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约为24.7%,15~16岁是该行为的高发期。(剩余1018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