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小说”与虚构的意义

——读路内《雾行者》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继《慈悲》被称作“转型”后,《雾行者》显示出路内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叙事尝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雾行者》内部由口述故事和小说创作构成的多层叙事,更进一步体现出写作主体观察世界的视角、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背后的文学观。对叙事层的切分并不是为了“肢解”小说,而是由于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构关系本就是一种内容,当“讲故事”和“写小说”两种指向“叙述”自身的行为突出地成为被叙述的内容,记忆、话语、虚构和现实交织,叙事层的交叠延展出复杂多义的“经验”世界。(剩余395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