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古典诗词创作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5)22-0025-06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22.008

古典诗词的审美大致可凝练为四个维度[1]。意境美—依托明月、孤鸿、寒梅等沉淀千年的文化意象,运用比兴、通感、留白等修辞手法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达手法,在“松风山菊”“寒林残月”的画面中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空间;情感美一既以各种细节撬动个体生命体验,又以豪迈奔放、细腻婉约等风格烙印时代精神图谱,更在物我交融间抵达“天人合一”的哲思境界,最终实现个人情志、集体记忆与永恒追问的诗意共鸣;形式美一古体诗以句式自由、不拘平仄、押韵灵活且可转韵为形式特征,无严格对仗与句数限制;近体诗具备严谨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则,固定字数与句数;词则依词牌定调,以长短句杂陈、分闋结构、特定平仄谱式及韵位依词律变化为核心形式规范;韵律美一凭借平仄相间的声调起伏与韵脚回环的和谐共振,营造出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剩余8773字)

目录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