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泰伯历史仪式化的内在蕴含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5)04-0073-0(

泰伯以嫡长子而主动放弃继嗣之位既是孝顺父王古公的表露,又是礼让贤能的体现;其远避荆蛮之地开疆拓土建树开国伟业,正符合“太上有立德,其次有主功"的不朽原则。《儒林外史》在民间和官方祠祭泰伯的基础上,展开集资修建泰伯祠,隆重祭祀泰伯仪式的叙述和描写,在歌颂和赞美泰伯礼让之“至德"的同时,寄寓着对传统“礼乐兵农”践履之精神的推重和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的嘲讽;而吴敬梓重定一个新制度、再开一个新天地的美好理想,却在萧云仙等“礼乐兵农"实践的全面失败、虞博士等贤士的风流云散及泰伯祠的废坏中化为泡影。(剩余10576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