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霸凌:零容忍

——霸凌的心理学根源与应对方式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不能简单地将校园霸凌归咎为施暴者的个人原因,青少年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塑造期,其行为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根据法学界的说法,霸凌是指“拥有更大权力的人实施的蓄意的、反复的攻击性行为”。“霸凌”跟“冲突”虽然看起来都有暴力的成分,但“霸凌”通常是人为故意并有预谋进行的,而且包含着“权力与统治”的味道。(剩余320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