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先》宇宙生成论的建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 基于对人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需要,《恒先》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的生成论框架,并对春秋晚期的思想资源进行吸收和改造,进而形成两个生成序列。一方面,《恒先》作者对已有的“君→声味→气→志→言→名→政”的政治架构不满,出于对人事序列的顶端——君主的权力与意志进行规范、限制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将“血气”代之以“性”,“血气”的不稳定性导致意、志的不稳定性被消除,同时提出“性”的普遍性来源问题。(剩余1688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