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有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基础、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图分类号:F49;F42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25)04-0013-10

与传统生产力的质态不同,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剩余18991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