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他成了北京宫灯最“年轻”的守艺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就我一个。”

沿着居民区走人一条淹没在高楼中的胡同,红底白字的“北京市美术红灯厂”就挂在路侧民房红色铁门的上方,“中华老字号”的标识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敲开门,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甚至沾有灰尘的师傅给了我这样的回答。

失落之际,透过打开的半边门缝,院落里零星摆放的宫灯好似向我招了招手。我随即问道:“可以参观吗?”师傅眼神一亮,瞬间精神抖擞地迎我进门,也从介绍这些“老物件”的来龙去脉起打开了话匣子。(剩余284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