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俗曲到戏腔:弦索腔在运河两岸的发展与传播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5)03-0087-10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5.03.012
一、弦索腔与【耍孩儿】
弦索腔源于何时何地,不见记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方志中有禁演罗戏文告。民国七年(1918)编修的《河阴县志》中,有清康熙十八年(1679)在任知县岑鹤所写的《劝俭说》一文,其中写道:
优俳演戏,以游惰之人,耗耕夫之燕,废时失事,男女如狂,积习害民,莫此为甚。(剩余874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