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字画”解纠纷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天,时任杭州知府的苏轼接到一个案子。

原告是绸缎商,被告是制扇商。被告曾向原告赊了价值二万贯钱的绫绢,谁知逾期却分文未还,绸缎商数次索要无果,于是一怒之下将制扇商告上衙门。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个案子的确很好判,可学博才高、公正严明的苏知府、苏大学士却犯了难。

原来苏轼了解到被告并非奸商,只因老父亲病故,办理丧事欠下不少债务;又因当年夏天多雨,扇子滞销,所以债上积债,无力偿还。(剩余53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