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共享与共融:一个农牧交错带乡村社区的族际互惠与共生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4)06-0120-0010
一、问题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要完成这一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主线思维”,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前置性条件,[2]更离不开对民族关系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尤其是民族共生关系,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共生而兴,因此探索民族互惠共生运行逻辑,巩固民族共生发展成果,消弭影响民族共生的负面影响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剩余160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