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缝隙中的生死叩问与人性救赎

——赵大河小说《死囚与皇帝》阅读随笔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赵大河的《死囚与皇帝》是一部以唐太宗“纵囚归家”历史事件为蓝本的新历史小说,通过对九名死囚返乡经历的文学重构,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死、人性、道德与救赎的深刻思辨。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资治通鉴》中寥寥数语记载的历史事件的创造性延展,更是一次以文学之笔穿透历史迷雾,直抵人性本质的探索。

一、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既定框架中寻找人性微光

《死囚与皇帝》的创作基础源自《资治通鉴》中关于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纵囚事件的记载:“纵死囚三百九十人归家,期以来秋就刑。(剩余9299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