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万献的“乡情”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民俗是老百姓的生活史。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许多老风俗已成了记忆,甚至连模糊的记忆也随风而逝了。拜读白万献老师的《乡情》(团结出版社2022年版),我多年尘封的记忆又鲜活了:耳畔回响着儿歌“新年到,新年到,穿花衣,戴花帽,敲锣打鼓真热闹”;看到一个孩子正在吹着一个猪尿脬;一个老人跪在灶王爷前,抱着大公鸡,供桌上摆着芝麻糖、火烧、刀头;一个剃头匠正熟练地把刀子在荡刀布上啪啪荡了几下,接着是剃刀刮头皮时的嚓嚓声;闷热的七夕,在门口凉快摇着蒲扇的人们在听一位老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原来我们曾这样生活过,我们的长辈,长辈的长辈,也这样生活过,我们不该遗忘,我们也无法遗忘,它早已根植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剩余2247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