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里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旧战壕

一个战士跃出去,就不见了

一株草跃出去,开出一大片春天

可是战壕还在原地,从里坑的村头

蜿蜒至村尾

时光向外掩埋,沙土向内覆盖

记忆也是

可是战壕仍在这里,从闽赣省政府的左侧

蜿蜒至右侧

伫立于此,我看到的不只是掩护

更多的是跃起

一个无名战士的身影定格成如此姿势

炮火声呐喊声从残铁中复活

然后是陷阵,一颗愤怒的子弹走在前头

血肉之躯紧随在后

力量向前洇染

即使现在壕堑面目模糊,像一匹瘦马

僵卧在孤村的泥里

里坑,1934

这里山高,背后的武夷山脉

是它厚实的身板

这里路远,林深苔滑

岁月安静地流淌于一隅

这里坑深,青山隐隐

围成一个马蹄铁

空出一边,像臂弯

两手伸展,接纳远方的疲惫

这里大军纵横驰骋

一个村庄,嫁接着一个省政府

像细枝上绽放一朵奇葩

一个村庄,迎来比它更多人口的队伍

打开祖祠,那是他们的殿堂

那里有神圣的慎终追远

腾出心爱的地方,像左右两个乳房

一边留给苏维埃政府,一边留给司令部

山里人相信,这就是前来保佑的菩萨

送上箪食,勒紧自己的衣带

送上壶浆,用甘甜的酒娘酿造

一个质朴的村庄,以一个母亲的温暖

容纳无数远方到来的儿子

一个单薄的村庄,送出亲生的儿郎

自己的脖颈却迎上敌人

闪光的刀枪

注: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迁至宁化县安远镇里坑村。(剩余63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