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影”互构视域下的郑正秋创作评述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20世纪初,中国在时代主题的强力驱动下,文学、艺术以人本主义哲学为纲领进行了深刻变革,尤其是它们的发展没有只停留在美学层面,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政治任务。文明新剧应运被引进,它是中国戏剧现代化阶段的新产物,在发展中承担了“易人性情,有裨风化”[1]的使命。但是早期文明新剧因自身定位不明确,在实际演出中出现了丢失观众、“精神萎靡”等情况,使之很快成为“一种‘恶谥’”[2]。(剩余1162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