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现实主义乡土人文的镜像符号构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现实主义人文叙事有两种解析:广义为“表现人类生活与经验的一种模式”,泛存于各时代、各国的文学艺术实践之中。美国文学理论家雷内·韦勒克称其为“永恒的现实主义”;狭义则特指19世纪中后期发生于欧洲的现实主义运动及其文学思潮,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正是在这场文艺运动中才作为一个文学术语被广泛地使用。[1]

现实主义人文叙事以观察与模仿取代想象,以生活题材取代宗教神话,追求真实、客观的史实,重塑典型群像。(剩余772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