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农之难:民国前期的归农思潮反思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近代中国一个关键性的变化,是城市的兴起和城乡的疏离以及对立。由于城市被视为国家的主体,曾被看作中国社会与文化基础的乡村,在近代改称“农村”后,逐渐沦为化外,无力自我表述,甚至成为国中的“异乡”。在一个国家观念上升的时代,多数国民却不甚为人所知,显然不能说是“正常”现象。所以在“五四”之后,出现了一种读书人关注乡村或农村的思潮。(剩余5669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