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作为方法的中国”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作为方法”一语逐渐在中国学术话语中占据一席之地。追根究底,它缘起日本的鲁迅研究者、文学评论家竹内好。竹内于一九六0年在国际基督教大学亚洲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思想史方法论”会议上,阐发了其“作为方法的亚洲”思想。距此二十九年后,日本的中国思想史家沟口雄三以“作为方法的中国”这一批判的方式继承了竹内的学说,并一举成为石井刚所谓众多对“中国认识”理论和方法反思中影响最大的研究成果。(剩余584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