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代官员李元弼在《作邑自箴》中写道:“临事当无心,无心则公,有心则偏。"这句话意思是,处理事务时若不带私心偏见,便能做到公平公正;若存在私心成见,就会导致偏颇不公。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私心越重,决策越易偏离公义。为政者须摒弃个人利益与主观倾向,以客观立场维护决策的公正性。(剩余1226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