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三大球开始“自救”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培养年轻人,一定没错。

直到坐上去长沙的飞机,我们对于全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以下简称“三大球运动会”)仍然满怀疑问:

“这个运动会究竟是什么?它能办成什么样?”

“人们对它能有多重视?会好好打吗?”

“比赛的成绩有什么用?”

“这些打球的孩子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

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底层逻辑——中国三大球,接下来要怎么搞?

在北京初雪前的彻骨寒冷里,记者向湖南出发,期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剩余538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