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社会时钟:他们为何按下人生的“变轨”键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43岁攻读心理学硕士,63岁开始学习英语,退休后每日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在陆晓娅的人生轨迹上,不存在“老了就该颐养天年”的规则,更不存在“什么年龄干什么事”的刻板印象。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是很多人从小到大听从的观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ernice Neugarten曾就此提出“社会时钟”的概念,其定义为“社会对与年龄相适应的行为的共同预期”。(剩余179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