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阜平县的滩地治理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滩地,这一独特的土地类型,是由沿河两岸的泥沙经过筑坝拦蓄后形成的耕地。相比于山地,滩地的土壤更加肥沃,地形更为平坦,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容易,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灌溉也更加方便,因此粮食产量往往更高。所以,滩地被阜平县人民视为安身立命的“饭碗子地”“命根子地”[1]69。

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京畿水利营田以来,阜平县所在的冀西河滩地逐渐得到开发,形成了独特的修滩、种植、灌溉技术及管理制度。(剩余4426字)

monitor